原创耳朵贼好的丁香生活研究所
耳机一戴,谁都不爱。
今天文章开始,我们先看一个关于耳机的故事——
一个戴着耳机的女孩在地铁站等车。
她的耳机声音开得很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甚至叨扰到旁边的人。
突然,她身边的人开始快速奔跑、逃离……
但女孩依然沉浸其中,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来临。
片刻过后,地铁站已空无一人。
后知后觉的女孩摘下耳机,疑惑地看着空荡荡的地铁站……
嚓,转身。
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已经站在她面前,并向她举起了铁棍!
画面最后,是一个带血的耳机还在大声地播放着音乐……
这个故事来自日本恐怖剧《鸡皮疙瘩》。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用耳机时,会把声音开很大,来遮蔽噪音或提供私密空间。
但当我们无法确认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否安全时,耳机声音过大,其实是一个存在风险的行为。
这样的惊悚
不止停留在故事中
—
很多朋友骑车、夜跑、走路时习惯戴上耳机,调大音量听听音乐。
但这无形中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据《滨海时报》报道:一女子戴耳机听音乐骑车过马路时,因为没注意来往车辆,也没听见汽车的鸣笛警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所幸只受了皮外伤。
图片来源:滨海时报
但幸运并不会眷顾每一个人。
据《大公报》报道:年仅18岁的青年,一边用耳机听歌一边过马路,被来不及刹车的货车撞倒,抛飞10米后坠地死亡。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样戴着耳机发生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
虽然戴耳机听音乐和发生事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
戴耳机听音乐,是增加事故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伤害预防》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六年中,美国戴耳机听音乐时遭受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人数增加了三倍。
其中有29%的案例中特别提到,受害者在发生事故前,是有鸣笛警示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该研究还表示,戴耳机听音乐和事故发生的联系,可能和一个现象有关系:
注意力分散引起的「非注意盲视」
简单粗暴理解,就是「分心」。如果一个人骑车时听音乐,注意力容易被耳机里的音乐分散。这种电子产品引起的注意力分散,被称为「非注意盲视」。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注意力被耳机里的音乐分散时,其他注意力就会减弱,从而「看不见」潜在的危险,例如忽略掉从斜前方行驶过来的车辆……
在贴吧中就有骑行爱好者分享——因为戴耳机,没注意到后面车辆的速度,导致车祸发生的事故。
图片来源:贴吧
目前有研究表明,过马路时戴耳机听音乐、吃东西、打电话等,会不同程度地发生「非注意盲视」现象,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另外,耳机传出的声音信号,还会像洪水一样涌进大脑,产生强大的「听觉掩蔽」效果,掩蔽掉环境中的其他声音。
如果掩蔽掉的是刹不住车的嚓哧声、车喇叭的警示鸣笛、身边人的呼喊……
那悲剧发生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美国,已经有七个州明令禁止骑车人使用耳机。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年也做过一个民意调查,90%的人希望出台法律,禁止骑行者戴耳机。
虽然目前我国暂未对该事项做出明确规定,但在外界环境时,大家应该做好「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的准备。
所以在骑行、夜跑、走路时,注意耳机的使用,避免音量太大或使用降噪模式。
而且耳机音量过大,对耳朵还会造成直接伤害——
耳机音量大
对耳朵的损伤很大
—
听力受损,是不可逆的。
我们准备了一组音频,大家可以来测试一下,简单判断你的「听力损失」程度。这个测试简单,但有一定参考性,排除年龄、疾病和残疾等原因,通过对照听到「呲——」声音的区间,来评估自己听力的损失。
点击视频,戴上耳机
试试能否听到「呲——」的声音
??
视频来源:BRIGHTSIDE
现代人的听力受损,其实和耳机音量大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地铁这种非常嘈杂的环境中,不少人为了遮蔽掉其他声音,可能会不自觉地调高耳机音量。
iPhone耳机的最大音量能到分贝左右,这个分贝可是相当于汽车鸣笛或摇滚音乐会。
根据美国噪音暴露安全标准,在分贝下超过28秒,就会超过听力的安全承受范围,可能造成永久损伤。
建议大家使用耳机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佩戴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另外,时下较火的「入耳式耳机」对于听力的损伤,比头戴式耳机要高。
入耳式耳机是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就会被鼓膜全部接收。这样一来,听同等音量的音乐,入耳式耳机带来的声压与声强感觉级,比头戴式耳机要高7~9分贝。
入耳式耳机
头戴式耳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入耳式耳机佩戴时间长
还易引起耳朵
瘙痒、疼痛、发炎
—
不少人使用入耳式耳机,出现了耳道瘙痒、疼痛、流脓等情况……
排除对橡胶套过敏的情况外,很可能是因为入耳式耳机的强密封性导致的。
入耳式耳机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耳道内升温、潮湿,从而引发微生物疯狂繁殖。
??
有研究表明,戴入耳式耳机一小时,微生物的繁殖量是不戴耳机的3~5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耳道内菌群平衡被破坏,耳道炎发生的风险就会明显升高。
瘙痒、疼痛、流脓等,随之而来。
图片来源:新华网
耳机的发明,给我们提供了便利。
但使用耳机随之而来的隐患,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研究所也知道让大家少戴耳机不太可能,但仍然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重视。
除了开头说到的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还有后面的听力损伤,耳道炎风险……都在告诉我们不正确使用耳机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了你的人身安全
请务必降低耳机音量
如果你有因为戴耳机发生危险或不适的故事,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们。
还可以「在看+转发」一下,提醒亲人好友重视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合作专家胡琪
哈尔滨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合作专家赵思家
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
科学审核海本骏夫
湖北医院耳鼻喉科医师
内容策划杰梨米
合作请联系niehanwen
dxy.cn参考文献
[1]RichardLichenstein,DanielClarenceSmith,JordanLynneAmbrose,etc.HeadphoneuseandpedestrianinjuryanddeathintheUnitedStates:-[J].InjuryPrevention,.1.
[2]IRAE.HYMANJr*,S.MATTHEWBOSS,BREANNEM.WISE,etc.DidYouSeetheUnicyclingClown?InattentionalBlindnesswhileWalkingandTalkingonaCellPhone[J].APPLIEDCOGNITIVEPSYCHOLOGY,,24:-.
[3]陈丽鸿.青少年噪声性聋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
[4]刘昊斓,吴云当,阮岩.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环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J/OL].菌物学报.
[5]王毅.真菌性外耳道炎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7(17):.
[6]王文慧,向海炼,李邻峰.橡胶相关变应原在湿疹皮炎患者中的致敏情况[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30(10):-.
[7]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8]临床听力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yy/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