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外耳道湿疹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5种常考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21-8-5
白癜风康复病例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7939.html

1.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等。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有清热安胎之功。

2.黄连

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邪热。

(2)湿热泻痢。为治疗泻痢要药,常与木香同用。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3.黄柏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2)湿热泻痢,黄疸。善除大肠湿热以治痢。

(3)湿热脚气,痿证。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长于清相火,退虚热。

(3)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4.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5.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

本文仅为传播和学习交流为目的。

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中医专长考核是目前国家政策规定针对有技无证中医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途径。想要有行医资格、合法行医,快来德达教育报名中医专长考核吧!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zlff/7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