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的耵聍腺分泌产生的,大多数情况下,耳屎会随着头位的变动和咀嚼运动的发生而自行排出外耳道。
如果耳屎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或者成块就会堵塞外耳道,这叫做盯聍栓塞,如果耵聍栓塞形成以后最好不要自行的去掏耳朵,会导致外耳道的损伤,甚至引起骨膜的损伤。
患者可以用5%的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每天滴三次,每次滴3到5滴,滴耳后患耳静止十分钟,一般3到4天后等耳屎完全软化以后,医院的耳鼻喉科门诊。
一、病理过程及分型
致病原因导致耵聍分泌增多、排出受阻的情况可以引起本病,常见原因如下。耵聍质地因素油性耵聍:耵聍质地黏稠,易形成栓塞。年龄和性别因素老年人外耳道口塌陷、耵聍萎缩导致耵聍干燥。老年男性外耳道耳毛粗大等可能会阻挡耵聍排出。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瘢痕、外耳道肿瘤、外耳道先天性狭窄等。外耳道异物灰尘或意外留在外耳道内的异物,比如自行使用棉签掏耳不慎导致棉花存留。耳周围疾病下颌关节运动障碍等耳周围器官或组织疾病。环境因素长期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日常行为不当频繁挖耳:一方面可能刺激外耳道导致耵聍过度分泌;一方面可能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使其不易排出。长期使用助听器助听器可能会阻挡耵聍排出。发病机制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空气灰尘较多、频繁挖耳等,可以刺激外耳道,导致耵聍分泌增多。耵聍排出受阻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瘢痕、外耳道肿瘤、外耳道异物等导致外耳道狭窄,长期使用助听器,下颌关节运动障碍等,导致脱落的耵聍不能及时排出。二、耳内镜下的治疗诊断
耳内镜下诊断耵聍栓塞较传统检查方式优势明显,可以观察到耵聍与外耳道、鼓膜的毗邻关系,及耵聍的性状、大小等。多数耵聍呈片状、膜状或团块状,与外耳道紧密相贴,有时耵聍也会附着于鼓膜表面。在内镜下清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是否同时伴有其他外、中耳疾病。
耵聍栓塞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取出。门诊最常用的方法是外耳道冲洗,但前提是耵聍性质偏软或已被药物软化。然而质硬耵聍使用药物软化时间通常需要数天,而且完全栓塞的耵聍药物难以渗入其深部内,很难软化。耳内镜下易于清理各种类型的耵聍栓塞,根据局部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部分软化、油性或深处与鼓膜相贴的耵聍可利用吸管吸出:对结成团块状的耵聍,可利用耵聍钩深入到耵聍与外耳道的间隙,分开耵聍与外耳道的粘连,若耵聍团块较大,外耳道壁间空间不足,也可利用钩针先清除耵聍团块中央的部分,再将周围的耵聍推向中央的空间,从而暴露耵聍与外耳道壁的间隙。
三、注意事项
耵聍取出前或取出过程中,需区分鉴别其他相似疾病,如胆脂瘤及外耳道表皮栓,采取相应处理。
1、需明确有无各种导致耵聍的病因,如外耳道狭窄,外耳道骨瘤等,酌情进一步处理。
2、耵聍取出后若存在外耳道炎症,需局部应用抗生素,合并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可局部涂擦间苯二酚等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
3、耵聍包埋有异物时,可按耳内镜下外耳道异物取出技术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zlff/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