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外耳道湿疹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得戒啊因为这个习惯,他的耳朵竟然发霉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23-4-13

长期习惯掏耳朵,居然导致耳道内长满了“霉花”,甚至影响了听力。说起自己的这个怪病,家住海曙区的张先生有点哭笑不得。

几天前,张先生突然感觉右耳嗡嗡响,而且听力也下降了。耳鸣严重影响生活,他来到中国科医院(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接诊医生用电耳镜检查外耳道时,竟然发现大量毛绒绒的异物,外表特别像发霉的食物表面的霉花。看着有点瘆人的“霉花”长满了耳道,挡住了鼓膜,接诊医生诊断为霉菌性外耳道炎,还合并有细菌性外耳道炎。

好好的耳朵怎么“发霉”了?接诊医生仔细问诊后发现,张先生有着长期掏耳朵的习惯,不仅喜欢自己掏,而且也喜欢到外面的店里“采耳”,甚至到了几天不掏就感觉耳朵堵得慌的程度。“患者耳道生长霉菌与长期频繁的掏耳朵有很大关联。”耳鼻咽喉科主任汪际云指出,掏耳朵,特别是卫生状况不佳、操作不规范时,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霉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洗浴后外耳道容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本身就为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其次,耳道的皮肤非常细嫩,若技术不熟练的“采耳”人员使用不当的手法刺激,或者采耳的器具未进行严格消毒,将不洁净的工具用来掏耳朵,都会引起真菌感染,引起霉菌性外耳道炎。

此外,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还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同样也因为掏耳朵,突发听力下降的还有患者小王。小王平时有掏耳朵的习惯,出于清洁耳道的目的,他时不时就喜欢用耳勺或棉签对耳朵来一次清理。就在前不久,在一次掏耳过后,小王的左耳出现了听力下降的情况。他马上到汪际云的门诊就诊,一番检查发现,小王是因为掏耳朵时将耳屎推入外耳道深处,堵塞鼓膜所致。

想着清理耳道,掏耳屎,结果适得其反。那么,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汪际云介绍说,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作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从理论上来讲,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而且,耵聍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其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还可防止小虫接近。

“只有当耵聍过多,引起耵聍栓塞,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时,才需要掏耳朵。”汪主任提醒,这类人群建议寻求耳鼻喉科专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在耳镜的帮助下,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将耵聍软化,在不伤害耳道的情况下进行清理。平时要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进水后可用干净的棉签在耳道口轻轻擦干,一定要戒除挖耳掏耳习惯。

编辑:张弛

本文来源:甬派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zmz/9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