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标题,都会心生不屑“开玩笑,我几乎每天都要给宝宝洗澡,难道就因为冬天到了,我就不会给宝宝洗澡了?”
是的,在给宝宝洗澡这件大家非常熟悉的小事里,其实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温度很低,空气又干燥,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更是应该多多注意哦。
误区一:冬天不用天天给宝宝洗澡
有很多家长都觉得冬天天气比较冷,宝宝没怎么出汗,所以就不用天天给宝宝洗澡。但其实宝宝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而且家长担心宝宝冻着,会给宝宝穿上较多的衣服,孩子跑跑跳跳的会容易出汗。如果没有及时的清洁,汗液附着在皮肤和衣服上,就会刺激到宝宝的皮肤。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也需要每天给宝宝洗澡,但一周只需洗1~2次沐浴露,平时只需清水清洁即可。而且每天给宝宝洗澡不仅能清洁他的身体,还能让他每天感受到水的刺激,对宝宝的感知力、触觉和大脑发育都很有帮助哦。
误区二:冬天宝宝洗澡容易感冒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感觉,在冬天的时候给宝宝洗澡,稍不留神就容易感冒。难道是因为浴室不够暖和,但就算把浴室弄得暖暖的,宝宝还是很容易感冒。所以很多家长就觉得在冬天给宝宝洗澡容易感冒。
但其实宝宝洗澡容易感冒,是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对,很多家长在宝宝洗完澡后就会拿个大浴巾把宝宝一包,然后就抱出浴室了。在冬天的时候,浴室里面和浴室外面的温差其实是很大的,宝宝身上和头发的水都还没有干,就要面对这种温差,不着凉感冒才怪。
正确方法是在宝宝洗完澡后,先拿个大浴巾把他裹起来,继续在浴室里呆几分钟,让浴巾吸干宝宝身上的水分(不要用擦的,会刺激宝宝娇嫩的肌肤),在这段时间里顺便把宝宝的头发吹干。然后给宝宝抹上润肤霜,最后给宝宝穿上衣裤,再把宝宝带出浴室。这样宝宝才不易感冒哦。
误区三:洗完澡后拿棉签把耳朵弄干
宝宝比较好动,在给他洗澡洗头时难免会把水弄到耳朵里,很多家长都喜欢拿棉签给他把水弄干。宝宝的耳道比较窄小,用棉签的话会容易把洗澡水捅进宝宝的耳朵深处,容易造成中耳炎。
那么该怎么把宝宝的耳朵弄干呢?正确的做法是用个棉球放到宝宝的外耳道,棉球会把水吸干。如果明确知道哪边耳朵进水了,就让宝宝把头偏向哪边,让水更快流出。
误区四:宝宝得了湿疹就不能洗澡
湿疹是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的,宝宝长湿疹的时候皮肤会出现小裂口,还会有渗出物,所以很多家长在这段时间选择不给宝宝洗澡,免得刺激到宝宝的皮肤。
但其实宝宝有湿疹后,更需要洗澡,因为湿疹会掉落皮屑,还有汗液等都会刺激到宝宝的皮肤,需要及时清洁干净,才更利于宝宝湿疹恢复。在给湿疹宝宝洗澡时,水温不能太热,水温太热会让宝宝的皮肤更加干燥,而且在洗完澡后要涂上足够的润肤乳,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滋润。
误区五:给宝宝洗澡不能洗囟门
宝宝的囟门在没有闭合的时候,软软的,看着很脆弱的感觉,所以很多家长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都不敢洗这个地方,担心会伤到宝宝的大脑。
其实没必要这么担心,只要在清洗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就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而且宝宝容易起头垢,如果一直不给宝宝清洗囟门,反而会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哦。
除了上面这些误区要注意外,另外还需要注意在宝宝洗澡时别开浴霸和暖风,因为浴霸的光会刺激宝宝的眼睛,暖风会带走宝宝皮肤的水分,让宝宝的皮肤变得干燥。而且在宝宝洗澡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看护,安全才更有保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zmz/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