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外耳湿疹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外耳道真菌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19-12-25

外耳道真菌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合并细菌感染。外耳道真菌感染有时可无症状,其常见症状主要有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外耳道阻塞感、听觉障碍等。分泌物涂片、真菌培养,可以帮助判断致病菌的种类,必要时需作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

症状表现:

外耳道真菌感染有时可无症状,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1、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

  2、由于真菌大量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阻塞感。

  3、真菌团块刺激,外耳道可有少量分泌物,患者感外耳道潮湿。

  4、外耳道阻塞,鼓膜受侵,患者可有听觉障碍、耳鸣,甚至眩晕。

  5、如病变损害范围较大或较深,可有局部疼痛。

  6、有些真菌引起的改变以化脓和肉芽肿为主,严重的可致面瘫。

  7、真菌可致坏死性外耳道炎。

  8、有些真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低到中等发热。

病因:

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因为真菌直接感染。

  引起真菌直接感染的诱因包括:

  1、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改变了外耳道的PH值。

  2、耵聍缺乏。

  3、耳内长期滴用广谱抗生素。

  4、游泳、挖耳造成外耳道炎症。

  5、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

并发症:

外耳道真菌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乳突炎、岩锥炎、迷路炎、面瘫、传音性和感音神经性聋、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最常见的颅内并发症)、脑脓肿、侧窦栓塞、硬膜下脓肿及耳源性脑积水。并发症临近前的症状可有头痛、突发的重度耳聋、眩晕、寒战和发热。

  严重者外耳道明显肿胀和疼痛,甚至外耳道狭窄或呈闭锁状,外耳道流出浆液性分泌物,耳廓周围可肿胀,有时耳周围淋巴结肿大有压痛鼓膜充血。较大的外耳道异物,可发生耳道阻塞症状、听力障碍、耳鸣、耳痛、反射性咳嗽等,触及鼓膜可发生头晕。

  异物嵌顿在耳道狭部,可引起剧痛,尖锐性异物进入可使患者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耳鸣,甚至损伤鼓膜而出血。

饮食宜忌: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应注意选择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植物,忌辛辣油腻食物,具体食疗方法及饮食注意事项如下叙述。

  一、外耳道真菌病的食疗方

  1、拌鲜藕:绿豆20克,鲜藕克,鲜薄荷叶3片。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用水泡软后装入藕孔,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调味后,凉拌食用。

  2、绿豆炖大肠:猪大肠、绿豆、败酱草各适量,将绿豆煮20分钟,放入大肠内(两端扎紧)和败酱草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

  3、地肤子红枣汤:地肤子30克,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2次。

  4、海带绿豆汤:海带(切碎)、绿豆、白糖各适量,加水共煮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10日。

  二、外耳道真菌病宜吃饮食

  1、选择饮食宜清淡,宜食富含维生素A、B2、C等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卵、胡萝卜等;禽蛋及新鲜蔬菜,如番茄、菠菜、苋菜、四季豆、毛豆、藕等;新鲜水果,如橙、柑橘、柚、柠檬、草莓、酸枣、山楂等。

  2、瘙痒者应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肉、牛奶、豆腐、豆类等。

  3、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2及叶酸,如鱼肝油、胡萝卜、动物肝脏、鱼类、杏、全麦、南瓜等食物,可减轻瘙痒症状,但不宜过量。

  三、外耳道真菌病宜忌饮食

  1、发物:如海鱼、虾、蟹、河鱼、湖鱼等,食后会加重外阴部瘙痒,故应忌食。

  2、烟、酒:可加重炎症充血,使阴痒加剧,故应禁忌。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洋葱等,食后可使炎症扩展,阴部瘙痒更重,故应忌食。

  4、油炸、甜腻食物:如猪油、奶油、黄油、炸猪排、炸牛排、奶糖、巧克力等,有助湿作用,不利于治疗,故应忌食。

有效预防:

外耳道真菌病的预防包括有解除不良的挖耳习惯,保持耳内干燥,如发现有耳部疾病时尽早治疗,其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具体如下所述:

  1、耳部有异物自行很难取出时,应找耳鼻喉专科的医生帮忙,医用的镊子、窥耳镜等,必须严格消毒。

  2、戒除挖耳习惯,尤其是不要用不洁之物挖耳。

  3、无论是否有耳疾,都要注意保持耳内的干燥洁净,可以有效预防很多耳部疾病的发生。

  4、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效地使用各种抗菌素滴耳液。

  5、小孩在喂奶、洗澡等接触水时应注意不要呛水,注意不要让口涎、眼泪侵入耳部。

  6、在理发、洗浴时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部,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7、严格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如不暴饮暴食等,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对于外耳道炎患者来说,在治疗的同时,要想彻底的康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长期的护理,否则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影响治疗效果。

  外耳道炎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是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脱屑、炎性分泌物,可用小吸引管轻轻吸出。小而硬的耵聍宜用耳镊取出。大而硬的耵聍应先用滴耳液,待耵聍软化后,用外耳道冲洗法清除,先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痂皮,并使用滴耳液,以达到抗菌、消炎、消肿的目的,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滴用抗真菌药物,每日3次,连用2周。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除坏死病灶。生活中,应该远离噪杂的环境。

  除预防急性外耳道炎的各项措施外,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szrhzl/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