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小儿外耳道湿疹治疗 >> 正文 >> 正文

中药黄连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21-8-9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双黄连里没黄连,认识中药黄连

疫情之下,谁让人们半夜抢空了“双黄连”?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媒介发布信息,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于是一夜之间,网络上的双黄连口服液一抢而空,第二天药房也排起了长队,据说连含有双黄连成分的兽药也被买空了。

双黄连被抢空!双黄连可治疗新冠病毒吗?

“抑制病毒”不等于治疗和预防,这是各路医学专家最基本的常识,但对医学知识认识程度不一的民众来说,就未必都是常识。在随后媒体的采访中,研究所工作人员也坦言,抑制病毒作用是初步发现,目前还没有详细的研究,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人们终于后知后觉清醒意识到:原来暂无证据表明双黄连口服液有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功效。那些抢药的人傻眼了:抢购潮毫无必要,买那么多,难道为了治感冒吗?何况是药三分毒,倒真要吃出病来的。

“双黄连”是两个黄连吗?

“双黄连”里根本就没有黄连。双黄连是三种植物名称的缩写,跟“北上广”差不多,“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忍冬(金银花、双花),黄芩,连翘,这三种植物就是双黄连药方的主要来源了。

↑双黄连口服液处方

“双黄连”方剂是由清代《温病条辨》中记载的“银翘散”药方精简而来。在~年代,临床上“双黄连”主要以注射液的形式应用。约在年,我国开始双黄连口服液的研究。年前后,双黄连口服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所以说这双黄连,比我们80后的还年轻。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普通感冒的效果,也是可疑的。

在特殊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波动往往异于平常,比如急火攻心,怒发冲冠,饥不择食,病急乱投医等等。双黄连被错当成“救命”的信号,一抢而空!恐怕不能归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和媒介素养。

经过此事件,人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些中药,我们来说说黄连吧。

黄连,(学名:Coptischinensis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茎呈黄色,分枝相连如鸡爪状,故名黄连。叶基生;有叶柄;叶片坚纸质,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有细柄,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花葶1~2,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8朵;萼片5,黄绿色;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蓇葖果。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自古以来四川为主产地,例如《名医别录》上说:“黄连生巫阳及蜀郡大山,二月八月采。”而巫阳及蜀郡均指四川。此外,本草记载在长江以东以及湖南、安徽诸省也产,如唐本草记载:“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即今长江以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著,今澄州(即今湖南澧县)者更胜。”因而可以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即以四川一带的黄连及长江流域下游一带的短萼黄连同时一并药用。

古语说:“黄连苦,连心苦”,“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由于黄连味苦,穷人们往往把自己的命运比作比黄连还苦。黄连到底有多苦呢?

用1份黄连素加上25万份的水,合成的水溶液依然具有苦味。

黄连为什么会这么苦呢?因为黄连的根根茎里含有7%的黄连素,黄连这样苦,是黄连素的作用,黄连能够治病,是因为它含有黄连素的原因。可见,黄连之苦是名副其实的了。

黄连是中国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从生长环境而言,古代野生黄连的分布并不广泛,采集也不容易。短萼黄连生长在较高海拔的深山阴湿处,所以采集之困难和资源之紧缺,由来已久。由于短萼黄连药效显著,经济价值高,产区长期利用,大量采挖,现在野生种已极为稀少,成了濒危灭绝的资源。

↑黄连变种短萼黄连,目前野生资源已极为稀少,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黄连的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泻作用

6、对心血管作用

7、解热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2、抗溃疡作用

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本草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本草衍义》: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下俚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尽剂也。或虚而冷,则不须服。

讲完了黄连,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双黄连主要成份的几种中药材。

忍冬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忍冬”项下提及,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现已公认为该药材的正名,并收入《中国药典》。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

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可祛邪,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C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动不安。

连翘(拉丁学名:Forsythiasuspensa):是双子叶植物纲、捩花目、木樨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可达3米,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齿。花冠黄色,1-3朵生于叶腋;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果实可以入药。

因为连翘属于寒性药材,是不适合长期服用的,否则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连翘作为一种药物,长期食用的话也是会对肝脏带来不好的影响的。

“双黄连”一夜被抢光,你还记得非典时期哄抢板蓝根、日本核电站泄漏时抢盐吗?

历史教训足够惨痛,吃一堑长一智,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放弃“从天而降特效药”的幻想,做好基础防护就是最好的“双黄连口服液”。重蹈覆辙,遇事慌张,完全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认识不足,多求证、慎选择,学习是成长的“良药”,乐观和爱是生活的解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客不约,良朋辄至,虚席候君文化学者张岚散文集新书预定,正文鸣谢,书中有你名字值得珍藏还答谢:免费植入广告,刊发文章,高端人物访谈

温馨提示

想看更多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xewedszzl/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