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外耳道湿疹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耳科外耳道炎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19-12-25

外耳道炎为细菌、真菌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外耳道炎通常是指弥漫性外耳道炎,而局限性外耳道炎称为外耳道疖。

多发于夏秋季节,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

急性者以浸润性炎症为主,慢性者以脱屑为主。有真菌感染者又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主要病因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

弥漫性外耳道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

主要致病原因可能是:

1)挖耳,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引起感染;

2)洗澡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皮肤被浸泡破坏了角质层,导致微生物环境改变抵抗力下降;

3)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影响腺体的分泌,降低了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

5)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等。

常见临床表现

1外耳道疖

剧烈疼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耳部。严重者体温升高,全身不适。

当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耳闷。

分泌物随病情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变为脓性分泌物。

2弥漫性外耳道炎

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及灼热感,耳痒不适,耳道内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

3坏死性外耳道炎

是一种特殊的弥漫性外耳道炎。起病急,变现为持续性耳痛,且逐渐加重,伴耳流脓。

常引起外耳道骨髓炎和广泛性坏死,可导致颞骨和颅骨骨髓炎,并发多发性神经麻痹,其中面神经麻痹最为常见。

病因未明,多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者感染可入侵颞下窝,引起脑膜炎、脑脓肿致死。

治疗

建议就医遵医嘱,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1)清洁外耳道,保证局部清洁、干燥、引流通畅;

2)全身应用抗生素抗感染,耳痛剧烈者使用镇痛药;

3)早期可以局部热敷或理疗有助于炎症的吸收消散,可使用2%的酚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

4)疖肿成熟后切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清洁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

5)慢性者可使用发抗生素v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涂敷;

6)对疑为坏死性外耳道炎者要及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纠正全身不良状况。

预防

1)改正不良的挖耳习惯;

2)游泳或淋浴时避免脏水入耳;

3)预防感冒等疾病,有不适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韩德民主编《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wedszzmz/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