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小儿外耳道湿疹治疗 >> 正文 >> 正文

湿疹反反复复发作,很可能是特应性皮炎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20-11-7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看到“特应性皮炎”这几个字,你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湿疹”,你就觉得耳熟能详了。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关系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湿疹的诊断和定义比较复杂。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其发病机理、定义也比较明确。

特应性皮炎的特征为慢性反复、皮疹和瘙痒较湿疹也更为严重,患者患病时年龄都很小,往往会有家族遗传的过敏史,湿疹常长在肘窝或膝盖后方的腘窝(这也是为什么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全身皮肤干燥、瘙痒感比较剧烈。

不同年龄段的AD患者表现有所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特应性皮炎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等4个阶段。

婴儿期(出生后-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常见于面颊、额头和头皮。

儿童期(2-12岁):可由婴儿期演变而来,湿疹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部分也可表现为全身的发痒性丘疹。

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与儿童期类似,主要累及肘窝和腘窝,也可以累及面颈部、手足。皮损可浸润肥厚而呈苔藓样变。

老年期(60岁以上):皮疹通常严重而且泛发。

特应性皮炎的致病危险因素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是综合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特应性体质和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特应性皮炎属于常染色体的优势遗传、多基因遗传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有特应性体质,孩子有60%可能成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如果父母双方均患,孩子患病的可能则会增加到80%。

2.环境因素

尤其工业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过敏原刺激

动物的毛发皮屑、花粉、霉菌和尘螨;食物中的鸡蛋、牛奶、花生、大豆、坚果、鱼和小麦等都可能会诱发过敏,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AD用药治疗

1.润肤剂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干燥是特应性皮炎发生的主要环节,所以润肤治疗是很有必要的,通常而言,每周需使用g软膏。以保护、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

2.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AD的一线治疗,根据强度不同,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弱效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中效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曲安奈德乳膏,强效如糠酸莫米松,超强效如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

原则上,初期时应选用强度较高的制剂(强效或超强效),待炎症控制后,再逐渐过渡到弱、中效制剂。

儿童应选择弱中效制剂,或用润肤剂适当稀释乳膏,面部或外阴部位采用弱效激素。肥厚性皮损可封包治疗。在使用润肤剂后10~15分钟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有助于提高渗透和减少用量。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这两种药物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由于无皮肤萎缩和眼部副作用,可用于面部皮损。

吡美莫司则用于轻中度AD,他克莫司用于中重度AD,儿童建议用于0.03%浓度,成人用0.1%浓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或序贯使用。

4.其他外用药

氧化锌糊剂、黑豆馏油软膏对AD有效,生理盐水、1%~3%硼酸溶液和其他湿敷药物对控制急性期渗出疗效较好,多塞平乳膏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AD的系统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赛庚啶、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以及其他抗过敏和抗炎药物如孟鲁司特、酮替芬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阻断「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

2.抗菌药物

对于病情严重的AD患者,尤其是有渗出或继发细菌感染者,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如氟氯西林、红霉素控制病情。

3.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应尽量避免或少用系统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如用药7天,然后在2~3周内逐渐减量,但减量或停药不应过快,以防病情反弹。

4.免疫抑制剂

对于症状严重,且其他治疗无效的AD患者,可口服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环孢素起效更快,但需密切监测胃肠道反应等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

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有危险吗

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是安全的。很多人担心局部外用激素药膏会产生副作用,其实,通常只有长期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才会出现诸如皮肤变薄、色素沉着、多毛症等副作用。

而强效糖皮质激素不常规应用于儿童。在湿疹部位处局部外涂弱效激素药膏,每天1-2次,即使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

但对于面部、外生殖器、皮肤皱褶部位,建议可改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比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软膏)。

特应性皮炎的日常养护

1.选择合适的衣服面料

建议选择纯棉或莫代尔面料的贴身衣物,避免毛绒、化纤面料的衣物,以防止诱发皮肤刺激或接触过敏。

洗衣服时,务必要漂洗彻底,尽量不要用柔顺剂。平时应该避免衣着过厚,以免受热出汗,致使皮肤浸渍。

2.饮食方面也要注意

发作期适当避免诱发皮损和瘙痒的食物。

如果已进行过正规的过敏原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或皮肤点刺试验)且有过敏反应较强的过敏原,发作期应适当减少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

需注意的是,6岁前孩子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只是血清检测提示轻微食物过敏,在缓解期少量添加食用也可诱导孩子免疫系统逐渐建立耐受性,因此并不建议盲目的严格忌口。

3.保持环境的清洁、通风和凉爽

室内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25℃内,以免受热出汗浸渍损伤皮肤屏障;避免室内湿度过高,以免影响汗液蒸发,并增加霉菌等过敏原滋生的机会。毛绒玩具应当经常清洗,带毛皮或者羽毛的宠物要尽量避免饲养在室内。

4.洗澡一定要讲究

洗澡不恰当,会直接影响到皮肤状况。如果洗浴过于频繁,会加重症状,建议冬季1周1次,夏季2天1次比较适宜。

热水虽然能暂时抑制瘙痒感,但也会加重皮肤脂质流失,并进一步刺激皮肤,故洗浴水温以36~38℃为宜,浸浴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清洗时尽量使用温和、无香味的液态清洁剂,甚至是沐浴油或者无泡清洁产品,以避免皮脂过度流失导致皮肤干燥。

洗完澡后,用软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反复摩擦,清洗并擦干皮肤后,需在3分钟内全身使用无刺激性的润肤产品(即做到“三分钟原则”)。润肤产品应尽量选择霜膏剂,乳液制剂往往滋润效果较差,无法有效帮助皮肤屏障恢复。

-END-

本期情报员|紫萱

本期编辑|紫萱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提出宝贵建议—

*声明:以上图片、情报来自于媒体公开报道,如有不实、侵权等,烦请联系删除。另,本文外闻翻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摘编或作为新闻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xewedszzl/5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