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
一天几次或几天一次,只要大便形状及量基本正常,宝宝进食、全身状态以及体重增加等均无异常,就不需要处理;
母乳宝宝容易出现攒肚现象,而且大便形状和排便规律会有很大的差别,不管两次排便间隔时间长短,只要排便过程不是十分费力,大便形状不干结就属于正常,不要以两次排便时间间隔的长短作为便秘的诊断条件。
考虑可能是便秘:
大便总量少、干燥;
排便困难,很费劲,甚至肛裂;
食欲减退;
腹部胀满、腹痛;
.导致便秘的原因:肠管肛门器质性病变、肠管功能素乱
肠管肛门器质性病变:肛门直杨畸形(闭锁或狭窄),肛裂,肠梗阻,肠套叠等;
肠管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生活能力低下;肌肉神经疾病;脊髓病变
食物性、习惯性便秘
绝大多数的婴幼儿便秘都是此类
食物性:食物摄入不足:食物结构不均衡,乳母和宝宝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精细食物多,纤维素及水分不足
习惯性:生活不规律排便习惯未养成,环境改变导致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长期抑制便意长期滥用泻剂或灌肠;
3.注意事项①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蔬果粗粮和汤水,减少肥腻高蛋白食物
宝宝需要多运动及接受腹部按摩
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奶粉冲调不宜过浓,应严格按照指定比例冲泡,否则会使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便秘;
增加运动;
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
千万不要给宝宝额外过度补钙
③已添加辅食的宝宝:
保证饮食充足均衡,适当摄入纤维素;
鼓励宝宝多喝水(但不要过量);
可适当增加促进排便的食物(如猕猴桃、火龙果、梨、木耳、西梅泥等);
良好的排便习惯(源于规律的作息);
引导宝宝多运动;
给小宝宝进行腹部按摩;
不要给宝宝额外过度补钙
图片来源于网络三、湿疹1.湿疹的表现:最初的表现常常是皮肤发红、干燥,有时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水疱,宝宝会觉得痒而忍不住去摩擦,皮肤破损后会流出水来。
如果湿疹反反复复持续很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转为慢性,即皮肤变厚、干燥、形成突出表面的粗糙痂皮。
.湿疹的种类:干燥型:湿疹主要是红色的丘疹,丘疹表面有糠皮样脱屑,比较痒。
脂溢型:皮肤有点潮红,在小的斑丘疹溢出来黄色的脂性液体,比较长,形成黄色的痂体,最容易出现在宝宝的头顶上、眉毛上缘、外耳道、耳朵后、鼻翼两侧,宝宝看起来比较难受,黄黄的一层痂,痒感不是很重。
渗出型:比较胖的婴儿比较常见,水性的疮,这种湿疹也比较痒,宝宝不小心挠了脸之后,有黄色的浆液渗出,慢慢蔓延到身体四肢,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3.湿疹的成因: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比如遗传、环境、饮食、精神压力4.处理方法纯母乳喂养宝宝:首先寻找生活中有无明显过敏的物品;如果怀疑与母乳有关,母亲可尝试先暂停食用牛奶及牛奶制品,鸡蛋海鲜等容易过敏的食物;如果严怀疑与母乳有关,宝宝的湿疹症状也比较严重那妈妈就需要暂时只吃米饭和青菜,待宝宝过敏症状好转,母亲再一种一种地恢复食物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进食普通奶粉后出现湿疹、腹泻、口周发红等情况就要考虑存在牛奶过敏风险了。在咨询医生后,可将普通配方奶粉换成氨基酸配方奶粉-4周,实施观察及诊断性治疗,若周左右无明显效果,就需要就医了,若周左右有效,则可诊断为牛奶过敏;若确诊为牛奶过敏,请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时用深度水解/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至少6个月以上。注意,期间一定不能食用牛奶或含牛奶的任何食品和补充剂。
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建议添加辅食时,只有明确过敏的食物才需要忌口,不需要刻意回避或延迟添加可能过敏的食物,虽然不再建议食物的添加顺序,但还是建议“单一尝试”和“少量尝试”
5.湿疹的护理每天都应该给宝宝抹上足够的润肤露来减轻皮肤干燥、瘙痒;
洗澡时减少或避免使用沐浴露,洗完澡后应趁着皮肤还未完全干燥及时抹上润肤露保湿;
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宝宝湿疹的风险;
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避免羊毛制品等粗糙易摩擦皮肤的衣服;
不要忌讳使用药物。含有糖皮质激素类的软膏能迅速有效的控制湿疹,遵医嘱使用能减少宝宝的痛苦;
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三手烟;
家长减轻焦虑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四、腹泻:1.不纠结的便便:“3好原则”,只要宝宝饮食好,精神好,发育好,家长就没必要纠结大便的颜色、次数和性状.需要注意的便便:鲜血红色、果酱样暗红色、柏油样黑色、陶土白色大便3.宝宝腹泻的原因食物不耐受;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前两种多见,尤其是病毒感染);
如果腹泻伴随有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腹泻;
因抗生素引起的腹泻也要注意;
4.宝宝腹泻脱水的判断方法两差:精神差、皮肤弹性差两少:尿少、眼泪少两凹:囟门凹、眼眶凹一多:喝水多5.宝宝腹泻护理要点首先观察宝宝有没有脱水的情况;
如果宝宝不呕吐,可以继续喂食,喂食的种类和量以宝宝喜爱且能够接受为准;
如果宝宝口渴,可以让他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冲兑的电解质液和白开水,严格按照规定的冲兑比例,不必限制饮用量;
如大便有血,应及时就医,记得拍照记录和留取大便送检;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9度),需要就医,如果宝宝没有脱水并且愿意喝水,可以口服退烧药帮助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如果宝宝小于6个月或出现脱水表现应尽快就医;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以及行为有明显改变,如烦躁不安或者精神萎靡请及时就医。
你还可能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0-1岁婴幼儿喂养注意事项!总结篇如何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0-1岁宝宝如何“玩”出好睡眠end
喜欢就点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xewedszzl/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