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外耳道湿疹治疗 >> 小儿外耳道湿疹治疗 >> 正文 >> 正文

儿童耳痛,可能得了中耳炎

来源:外耳道湿疹治疗 时间:2023-4-16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http://m.39.net/pf/a_4359087.html

“孩子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却喊耳朵疼,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患上了急性中耳炎。”最近几天,省城市民常女士因为儿子小帆生病而焦躁不已,本来以为感冒好了以后就能送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急性中耳炎又得继续在家休息了。   

这样的情形,估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孩子感冒好了为何会有耳朵疼的“后遗症”呢?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听力?对此,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和平表示:这是临床上常见的典型急性中耳炎场景,很多孩子都出现过,只要诊疗方式得当,一般不会影响听力。   

A现状: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   

“中耳炎算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1岁到5岁的孩子中,可能90%的孩子都要得一次中耳炎。”张和平说,“等孩子到了6、7岁,发病率就到了个位数,就比较低了。”   

根据不同的症状,儿童中耳炎可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两大类。其中急性中耳炎又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分泌性中耳炎,也叫渗出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又分为发生胆脂瘤的和不发生胆脂瘤的。   

那么,中耳炎为什么爱找小朋友的麻烦呢?这需要从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说起。原来,在中耳的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咽鼓管,它是鼻腔和中耳的通道。如果上呼吸道有感染的话,就可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咽鼓管的功能非常重要。”张和平说,咽鼓管有几个作用,其中一个是引流。“中耳腔会分泌一些东西,不断排到外边,这就要通过咽鼓管。”咽鼓管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调节气压,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中耳骨的气压和外界的大气压应该是一致的。但如果患上了扁桃体炎或者是鼻窦炎,已造成咽鼓管的水肿、阻塞,那就可能会发生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中耳炎。而孩子的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鼓管平直,咽部细菌和分泌物容易逆行倒流到中耳鼓室,所以经咽鼓管感染是孩子患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另外,婴幼儿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哺乳也容易造成咽鼓管的返流,引起中耳炎。“现在儿童常见的腺样体肥大,也是造成孩子患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张和平说,以及少见的发育问题、鼻部黏膜功能障碍或一些变态反应等也会引起中耳炎的发作。

B病因:原因复杂病症以耳痛为主   

张和平介绍,儿童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因此,具体的情况需要通过患儿表现的病征,并通过仪器如耳镜的检查来判断。   

临床中,儿童中耳炎的患者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一般说不清楚,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疾病,延误病情。而作为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婴幼儿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小儿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很多时候,儿童中耳炎是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所以孩子也会出现突然发热的情况,体温可升至38℃至40℃。“另外,家长们如果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孩子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比如说看电视的时候音量比平时大很多,或者会要求家长重复刚刚讲过的话。”张和平说。

C提醒:忽视耳痛会造成不良后果   

据了解,65%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中耳炎或其他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如果染病宝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聪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孩子有不肯吃奶、夜间啼哭、磨擦单侧耳朵、部分听力丧失或耳朵出现排泄物等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否为小儿中耳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耳内渗出的积液如果留存达3个月患儿就可能丧失部分听力。 

“对急性中耳炎来说,有一种情况家长容易忽略,那就是耳痛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患儿耳痛持续几分钟就不疼了,有的患儿耳痛会持续3天的时间。”耳痛时间较短的患儿往往会被家长忽视,从而耽误中耳炎的治疗。而对于慢性中耳炎,如果宝宝反复发生耳部感染,可能造成咽鼓管损伤;或者出现耳部感染时,宝宝的听力也可能会暂时损失。因此,不论是急、慢性小儿中耳炎,家长都应带宝宝积极治疗,不可拖延。   

另外,宝宝反复患急性小儿中耳炎,也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系,最好去正规的耳鼻咽喉科室确诊。一般来说,小儿中耳炎在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补。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耳朵不疼了,不代表他的病就好了。”张和平强调。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耳朵不疼了就是中耳炎好转了,医院就诊、复查,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儿童中耳炎恢复不是靠耳痛是否存在来确定的,应该遵医嘱定期复诊,医生根据患儿耳部鼓膜局部症状结合耳声导抗测听来判断中耳炎的恢复情况,从而调整治疗计划及复诊周期,直至痊愈停止复诊。

D预防:减少感冒学会正确擤鼻涕   

“避免中耳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感冒的发生。”张和平说。感冒好发于冬与初春,季节变化、病毒流行,加上孩子聚集上课容易互相传染,因此定期接种流感、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是有效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手段。   

要避免中耳炎,其次是要照顾好鼻子。除了构造因素外,孩子年纪小,还不会擤鼻涕,当鼻水累积更容易逆流,更容易罹患中耳炎。家长可以适时帮孩子引流鼻涕,除了市面上的吸鼻器以外,也可以教孩子学会正确擤鼻涕,一次擤一边鼻孔,避免两侧一起用力擤,造成耳朵不适。   

对于还在哺乳期的婴儿,家长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喂奶方式,不要在婴儿平躺时喂奶,应将头抬高些,并随时擦掉流出来的奶水。同时要及时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可用小棉签轻轻擦拭鼻腔。对易过敏的人群,一旦过敏就有鼻黏膜肿胀发炎的问题,可以在遵医嘱的前提下,使用长效型抗组织胺或是类固醇鼻喷剂,有效控制过敏,也可摆脱中耳炎的纠缠。   

同时,尽量让孩子远离二手烟、三手烟。许多医学研究指出,二手烟甚至三手烟都会导致鼻部纤毛功能变差、活动力降低,不能有效将鼻腔的病菌团结成小块扫出体外,累积在体内就容易增加身体发炎感染几率。因此,家长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戒烟,否则也应该避免让孩子吸二手烟或三手烟。   

E延伸:宝宝爱揪耳朵原因有很多   

小宝宝总会有各种奇怪的行为,爱揪耳朵便是其中一个。除了中耳炎会让小宝宝们揪耳朵外,家长们还要细心留意其他因素。   

张和平介绍,宝宝在发育过程中,会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到好奇。例如,他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也会用手去拉自己的小耳朵。若宝宝在睡觉或清醒时弄自己的小耳朵,特别是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弄,这是正常的,家长大可不必紧张。小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乳牙萌出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和周围组织,让他们感到牙龈不舒服并流出很多的口水。当平躺时,这种感觉可以从牙龈传到耳部,他们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如果宝宝揪耳朵是因长牙时的不舒服而引起的,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可以给宝宝一些干净的磨牙胶,来缓解他们萌牙时牙龈的不适。   

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除此之外的一些症状或疾病,比如耳朵里有异物、外耳道湿疹等。   

孩子天性好动,玩耍时可能会将一些小物件塞进耳朵;户外玩耍时,也可能有小虫钻进耳朵。细小异物入耳会让宝宝感到耳部不适,异物较大时,不仅会引起耳部疼痛,还可造成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如果是因异物入耳,家医院耳鼻喉科处理,切勿自行乱掏,以免导致异物越掏越深。   

外耳道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宝宝。他们常常会因为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因此,家长若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湿疹,且摇头晃脑、拽拉耳朵时,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   

“还有就是耳屎。”张和平说。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宝宝可能因分泌物(耵聍)偏多而会自己抓耳朵。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父母给小宝宝掏耳朵,以免损伤了宝宝稚嫩的皮肤。家长可用软棉签清理耳道外部,或揉一揉耳廓帮助耵聍排出。假如宝宝耳朵分泌物很多,或流出液体分泌物,或分泌物有臭味,则需带宝宝去看医生。   

“所有这些原因中,家长最应该警惕的还是中耳炎。”张和平说。当小宝宝一旦患有鼻塞、咽痛,或出现夜间啼哭、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和无原因的发热,或平时鼻塞流涕、夜间打鼾时,都要当心警惕中耳炎,医院检查治疗。

采写:山西晚报记者张梦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ydyclub.net/xewedszzl/9793.html